永乐艳红桃还有戏吗?

发布时间:2015-08-31 10:43:26   来源:贵阳日报  

摘要:如今,阿栗杨梅的这一遭遇也发生在贵阳另一农产品“明星”永乐艳红桃的身上。尽管如此,省内专家、桃农、政府官员仍然对永乐艳红桃的前景表示“乐观”,认为“只要不自乱阵脚,前景还是看好的。说起本地水果,不少贵阳市民第一时间就会想到阿栗杨梅、永乐艳红桃、下坝樱桃。

  ■核心提示

  阿栗杨梅不复当日之荣光,永乐艳红桃会步其后尘吗?今年,永乐艳红桃首次面对“价格危机”,也把这一问题摆在了永乐桃农的面前。

  果树品质老化、产业品牌缺失、市场竞争压力加大……在多重重压之下,在贵阳小有名气的阿栗杨梅近年来遭遇重挫,产业发展不尽如人意,其在贵阳的市场份额被来自惠水、龙里等地的杨梅蚕食。

  如今,阿栗杨梅的这一遭遇也发生在贵阳另一农产品“明星”永乐艳红桃的身上。要知道,永乐艳红桃与阿栗杨梅在地域、发展模式、遭遇的问题等几乎一致。

  尽管如此,省内专家、桃农、政府官员仍然对永乐艳红桃的前景表示“乐观”,认为“只要不自乱阵脚,前景还是看好的。”

  1 阿栗杨梅的今天,永乐艳红桃的明天?

  说起本地水果,不少贵阳市民第一时间就会想到阿栗杨梅、永乐艳红桃、下坝樱桃。

  从贵阳老城区驱车,经北京东路转128县道就进入了阿栗村。上世纪90年代初,阿栗村开始大规模种植杨梅。在村民刘洪全的记忆中,1992年至2000年是阿栗杨梅产业的鼎盛时期,产量高、价格好,全村80%的农户把种植杨梅作为主业来发展,户均收入4万多元,每到杨梅成熟季,村民们都是“躺在树下收钱”。

  然而,随着时间的推移,阿栗的杨梅树开始老化。为了保证品质,乌当区农技中心的工作人员曾建议分批次砍掉老树,栽种新树,却遭到果农的反对。因为在当时,阿栗杨梅口口相传的“名气”,每年仍能给村民们带来四五万元的收益。

  如今,面对杨梅品质的退化、价格的下降、管理成本上升等问题,阿栗村越来越多的果农开始“另谋出路”,小部分时间用来打理杨梅树,大部分时间外出做零工。市场上,贵阳市民用“脚”来表达自己的意见,少买甚至不买阿栗杨梅,成为不少市民的选择,阿栗杨梅在市民心中的地位日益下降。

  从阿栗村出发,顺着128县道,10多分钟车程后就是永乐乡。两地同为贵阳近郊的水果产地,无论是产业形成的时间段、产业发展模式和实施的产业扶持政策等,永乐乡和阿栗村都有着很多相似之处。

  上世纪90年代中期,永乐乡引进首批艳红桃,逐渐壮大到6000亩,全村80%以上农户种有艳红桃,艳红桃价格的坚挺让农户每年能有三四万元的收入。今年,永乐艳红桃受到兴义等地艳红桃的挑战,首次面对价格下滑的现象,让永乐桃农很不习惯。

  相同的发展路径、相似的境遇,面对阿栗杨梅的前车之鉴,很多人不禁担心,今年首遭冲击的艳红桃是否会重蹈阿栗杨梅的覆辙?

  2 永乐艳红桃今年的境遇,不代表它不行了

  “永乐艳红桃今年遭遇冲击,并不代表会一直走下坡路。”省果蔬站农艺师张诗莹认为,围绕桃树产业,春季赏花、夏季摘桃,永乐乡城市近郊观光农业发展的模式已经很稳定,这对永乐艳红桃的发展是很有利的。

  “从全省桃产业发展来看,永乐艳红桃的管理水平还是很高的,包括果树的修剪和新品种的引进都在逐步进行。而地处贵阳近郊,永乐果农的市场化意识也很强。”张诗莹说。

  张诗莹的话得到了贵州大学农学院博士、副教授陈红的赞同。从事桃子研究十多年的陈红说,每年大量的外地桃“冒充”永乐艳红桃销售,这说明永乐艳红桃已经有了一定的品牌效应;此外,贵阳近郊的水果采摘园并不多,永乐距离贵阳市区只有10多公里,发展休闲采摘游得天独厚,这也是艳红桃产业突围的出路所在,“当然,永乐艳红桃千万不能自乱阵脚,而且还要想办法解决果树老化、品牌缺失等方面的问题。”

  面对艳红桃价格“跳水”,永乐的果农也没有气馁。在水塘村果农夏祖全看来,艳红桃仍然是值得信赖的品种。依托着农家乐,今年,夏祖全的艳红桃卖到了20元/斤,仍供不应求。

  3 永乐艳红桃欲实现“第二春”“危”中寻“机”。

  正如水塘村村支书龚道祥所说,他们错过了扩大或者说是保住“先发优势”的最好时机。不过,今年艳红桃价格“跳水”这一记警钟,也让大家行动起来。

  为了解决品牌问题,永乐乡政府把桃树主产区的五个村集合起来,准备联合成立一个公司。“以前虽然有商标,但对桃子的标准没有具体的规定,虽然推广了好几年,但效果并不好。现在,集合5个村的力量就有能力去做这件事情了。”龚道祥说。

  目前,几个村商量,准备选一批讲信用的农户,在每个村打造200亩的精品示范果园,把品牌做好。公司跟农户签订单,以高于市场价0.2—0.5元的价格收购农民的桃子,但是对桃子的品质要有要求,比如桃子不能有黑斑,必须要套袋,施用的肥料必须通过认证等。

  此外,借着贵阳市大力发展农村电商的契机,永乐乡成为全市五个“村淘”示范村之一。“随着周边蔬菜和水果基地的发展,永乐乡农业面临的竞争越来越大,以往不愁销的桃子都出现滞销的情况,农村电商成了迫切的需要。”绿宝石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的理事长黄美龄说。

  6月份,黄美龄把桃子放在一个微信公众号上做尝试,一个星期就成交了20多吨春雪桃;同时还在“一亩田”电商平台上发布产品信息,吸引不少客商来永乐收购农产品。“电商协会和电商运营服务中心已搭建好,我们打算通过电商平台,发展‘私人订制’业务,为桃和蔬菜销售增加一条渠道。”黄美龄说。

  本报记者 唐胜/文

  冉婧宇/图

责任编辑:李灵敬

延伸阅读
    网友评论(共0条评论,查看精彩评论,请点这里)
    用户名:     密码:    匿名发表